最近,第一财经在广州郊区花都等地多个村庄进行了探访,发现这些村庄充电桩数量非常有限,有甚至连公共充电站都没有布局. “村里几乎没有公共充电桩,我只能依村里其他新能源车主家中私人充电桩来充电,或者跑几公里到村外商业区。”当地村民王海表示。而在广州市中心,情况却截然不同。在广州市中心居住王海发现,他周围小区外有十几个公共充电站,完全满足他常充电需求. 城市和乡村之间充电桩数量和分布格局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个不平衡问题已引起高度关注. 办公厅在6月19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设施体系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30年,将基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能完善高质量充电基设施体系. 王海认为,这样政策将加速非中心城区充电桩布局和发展. 然而,对于长期从事充电桩行业投资吴先生来说,他持有不同观点。他认为,目前大家对城市充电桩投资热情过高,导致了市区充电桩超饱和状态,产生了严重恶竞争,充电桩投资回报周期变得非常长,从而导致投资热情下降,这可能会影响充电桩发展和建设.
充电桩不平衡和超饱和现象在广州市南河南和新滘西路交界处尤为明显. 这里和周边几公里范围内有数百个率不一充电桩,成为新能源车主热门充电地点,被称为“充电一条街”. 各种品牌充电桩企业纷纷进驻,各类商竞争激烈,公共充电桩密集,吸引了大量出租车、网约车和货拉拉司机前来充电. “小区外有多个公共充电桩站,可以满足常充电需求,只是需要不断前往充电,即使是快充也需要花费30至40分钟,充电桩管理系统有时候还需要等待,非常耽误时间. ”王海说道. 平时他居住在广州市海珠区东晓南地铁站附近小区,由于回老家次数较少,所以常充电都在市区进行. “一次充电大约需要半个小时,有时候需要等待,来回充电总共需要1至1.5小时. ”在广州市这样设施完备地区,甚至出现了充电桩总率远超过新能源汽车存量情况.
广州市在2023年4月12发布《关于广州市第十六届三次会议第20232217号建议答复》中表示,他们将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广州市充电桩建设速度,进一步完善充电基设施。这也表明了对充电桩行业重视和支持。与此同时,还将鼓励充电桩企业在非中心城区进行布局,以缩小城乡之间充电桩差距. 据相关数据显示,广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正在快速增长,这就需要更多充电桩来满足益增长充电需求. 只有在城乡充电桩布局更加均衡情况下,新能源汽车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壮大。
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支持,充电桩管理系统推动充电桩行业发展,广州市能够实现城乡充电桩布局均衡,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充电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并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充电服务.
参考文章:广州:非中心城区充电桩布局亟待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