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108国道上车流稀稀疏疏,张如一家人已经在新买的电动车里呆坐了一个多小时. 张如预备从成都驶向川北老家,但这趟返乡路的“里程焦虑”还是超出了她的预期. 下了高速后,地图上标注的充电桩,要么不存在,要么被围了起来无法使用。几经辗转后,才赶在车上电量耗尽前找到了可用的充电桩.
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存在量少、分布不均、使用价格高、盈利差等痛点和难点. 电动车用户、相关企业以及业内专家呼吁补齐短板消除“里程焦虑”,加快完善充电设施建设,让电动车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够再提速.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的调研,乡村、高速、老旧小区等不同充电场景都存在充电难的问题. 倪先生是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的居民,充电桩管理系统他选择在家充电,因为外面的充电桩不方便而且价格贵. 充电桩相对稀少,离他家最近的充电桩还需要2公里的路程. 充电桩价格的高昂也让他望而却步.
除了乡村充电难之外,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在不同使用场景的用户身上普遍存在. 长途出行时,电动车用户在高速服务区也面临充电难的问题. 在湖南省耒阳市服务区,一位从广东深圳驾车前往湖南老家的电动车用户花了5个多小时充电,其中4个小时都在排队等待。
充电设施不足,成为限制电动车发展的瓶颈.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在6月19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要解决充电难题,需要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的速度。乡村地区需要增加充电桩的数量,提高充电设施的覆盖率。高速服务区应增加充电桩的数量,缩短用户等待充电的时间. 同时,充电设施的价格也需要合理调整,以提高用户的使用积极性.
在充电设施建设中,还需要考虑使用方便性和效率。一些用户表示,他们更愿意在家充电,但充电时间较长,充电桩管理系统需要6小时至8小时充满电. 因此,可以考虑在家庭充电桩方面进行创新,提高充电速度,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充电设施建设也需要跟上步伐. 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充电设施建设的进程,为电动车的普及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电动车作为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解决充电难题,充电桩管理系统消除“里程焦虑”,将会进一步推动电动车市场的发展,为环保出行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