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9发布《电力需求侧改革》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鼓励推广新型储能、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空调负荷等主体参与需求响应政策,同时也支持这些主体以负荷聚合商或虚拟电厂等形式参与需求响应。这对于国内最大充电桩商特锐德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曾多次表示,公司将众多充电桩组合为充电网,并联合新能源汽车聚合成储能网,最终以虚拟电厂形式参与到电力市场交易中,这才是充电桩技术正确路线.
特锐德成立于2009年,当时国内高铁建设如火如荼,凭借在铁路、电厂等中高端箱式变电站市场亮眼表现,特锐德成摘得了创业板第一股桂冠. 然而,随着箱式变电站市场竞争激烈化,特锐德毛利率开始下滑. 嗅到危机特锐德决定转型,押注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并开始做起了充电桩生意. 凭借公司在电气领域经验积累,特锐德子公司特来电在2016年超过国家电网,成为了国内最大充电桩商.
然而,尽管新能源车市场在2020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特锐德股价却几乎没有起. 自2020年以来,特锐德股价仅上涨约20%,远远落后于大新能源板块涨幅。这引发了人们对特锐德充电桩业务关注:为什么特锐德没有赢得资市场追捧?公司未来还有没有机会?充电桩管理系统
首先,让我们对充电桩市场做一个简单了解。目前,我国已建成充电桩按产权质主要分为公桩和私桩.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到2022年底,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180万台,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为340万台。在公共充电桩市场中,充电桩商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些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产、自建、自充电桩重资产商,另一类是不投建充电桩,只做第三方聚合平台,吸引重资产商入驻轻资产商.
作为国内最大充电桩商之一,特锐德市场份额约为20.2%. 然而,充电桩并不是一门容易赚钱生意。一方面,充电桩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重资产商需要承担更多风险。另一方面,充电桩盈利模式并不明确,充电电费定价和分配机制尚未完善。这使得充电桩商面临着较大不确定.
特锐德充电桩业务也面临着这些. 与此同时,随着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充电技术也在不断演进。未来,随着充电技术进一步成熟和政策不断扶持,充电桩管理系统充电桩市场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 特锐德作为国内最大充电桩商之一,具备着良好基设施和品牌优势.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与新能源汽车厂商合作,特锐德有望在充电桩市场中获得更大份额,并实现新增长曲线.
总来说,特锐德作为国内最大充电桩商之一,在充电桩市场中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尽管目前公司股价表现一般,但充电桩市场依然存在着巨大发展潜力. 特锐德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与新能源汽车厂商合作,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并在新增长曲线上实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