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但充电基设施建设仍面临一些。很多新能源车车主担心“里程焦虑”问题,比如充电桩进小区困难、高速公路上充电困难、找充电桩困难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办公厅近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设施体系指导意见》,提出了优化布局、加快重点区域建设、提升服务、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大支持保障力度等五方面任务。
针对“找桩难”问题,国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首先,加强充电基设施覆盖,重点建设结构完善城市充电,覆盖居住区、办公区、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 同时,加快在农村地区建设充电基设施,确保适宜使用电动汽车农村地区充电设施有效覆盖。此外,推动公共停车场、加油站、旅游景区等公共区域充电基设施建设,为车主提供更多充电选择. 另外,构建充分接入网平台,鼓励各地建立充电基设施与服务平台,加强数据互联互通,通过互联网地图服务平台等渠道及时发布充电桩设置和实时使用情况.
对于“进小区难”问题,《指导意见》提出了积极推进居住区充电基设施建设措施. 首先,在设施安装方面,充电桩管理系统要求在已有居住区加快推进固定车位充电设施安装. 对于新建居住区,要严格按照规定建设充电基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其次,在协调机制方面,要求各城市加快制定居住区充电基设施建设管理指南,优化设施建设支持政策和管理程序,建立协调推动和投诉处理机制。最后,在服务保障方面,鼓励充电企业接受业主委托,提供充电设施建设、和服务. 同时,将充电基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基设施改造范围,并同步进行供配电设施建设.
针对“公路充电难”问题,《指导意见》提出了建设便捷高效充电。一方面,加强高速公路沿线充电设施建设,充电桩管理系统提供便捷充电服务. 另一方面,推动充电设施与服务区、景区等公共区域相结合,方便车主在出行过程中进行充电. 同时,加强充电化建设,提供实时充电桩位置和使用情况,方便车主规划充电路线.
通过《指导意见》提出措施,我国新能源车充电基设施建设将迎来更加积极发展. 加强充电建设、解决“找桩难”“进小区难”“公路充电难”等问题,将提高新能源车使用便利,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章:新能源汽车充电基设施规模已达635.6万台.